刚入春回暖,民间有“春捂”的习俗。养生专家说,春捂并不是衣服穿的越多越好,而是强调脱衣要“递减”;同时,春捂讲究下厚上薄。
“春捂”,即在春季气温刚转暖时,不要过早着装清凉,宁可捂着点,使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,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。但“捂”也要恰当为之。“春捂”并不是衣服穿的越多越好,而是强调脱衣要“递减”,即衣物增减要视天气的变化和身体素质而定。如春天早晚较冷,要适当加衣;而晴日的中午时刻,则可适当减衣。“大汗淋漓也易风邪入侵而导致感冒。”
冬天天冷时,人们习惯在穿厚衣服时,再吃些羊肉等温补身体;而春天倒春寒时,则不宜用大补来御寒,而应该靠衣物御寒,这也是“春捂”的要点之一。
养生专家还强调,春捂讲究下厚上薄。因为寒从脚底生,在春天,下身可以相对捂着保暖,上身则可以略为清凉,这样既养阳,又收阴,与自然界气候变化协调一致。此外,从现代医学来说,人体下部血液循环比上部差,易受寒冷侵袭,所以,从现代医学的角度,同样讲究下厚上薄。健康饮食网 www.foodwang.com
留言/评论: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